• 万利国际




  •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药联体与医联体,“二体”结合天地广阔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更新于:2017-10-20 阅读:

    2.承担责任  结合不是零和 ,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共赢,双方都要善意履行,善意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协商解决。

    3.合理分工  除了有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分工,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争取政策的事,也要依据特长分工做好 。

    4.以零库存为目标  做得好的药联体和医联体的结合 ,有可能先行做到门诊药房零库存。关键是药品企业在药联体的支持下,能提供的药品品种品规 、数量 、时间及药品质量,还有药品企业和医院各自的主观愿望 。

    药品企业和医院科室(医生 、疾病 、患者)

    这是结合的具体实施层面,细节决定成败。这个层面,是结合工作做不做得成功的重要层面 ,要做的工作是操作性的 。

    1.协同实施  药品企业要关注医生的操作,确保企业和医院签署的合同得到贯彻 ,并做好相应的流程承接和处方配套工作 。

    2.学术交流  这个层面要承担起原应由医药代表承担的药品企业和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功能,以及通过医生了解病人治疗效果。

    3.疾病跟踪  对有代表性的患者,药企做好疾病跟踪,掌握药品使用的第一手资料。

    平台与患者(消费者)

    这是结合的社会扩展层面 。这一层面是两体结合的广阔天地 ,可以根据患者乃至社会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新需求 ,做很多创新的工作。

    1.配合分级诊疗  在逐步做到医院门诊药房零库存方面,首先根据条件,做到基层医疗机构药房零库存,并逐步做到由社会药店来替代基层医疗机构的药房功能,以积累经验,建立与分级医疗相适应的分级药品供给体系。

    2.服务康复病人  在提供康复病人药品供应的同时 ,利用药学知识和服务平台,配合责任医生,沟通医患双方,提升康复效果。

    3.服务慢病治疗及养老  大多慢病、老年病患者 ,不必或很少去医院就诊的情况下 ,平台可以提供相应的药学建议,或配合实施医嘱 。

    4.做好药学(售后)服务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小病自治已经比较普遍,这虽然和医院就诊相比方便、经济不少 ,但毕竟有一定风险。有了药联体平台,可以增加一个在自治和医院就诊之间的层次,通过药师帮助,提升小病自治的效率 ,降低小病自治的风险,并可以在必要时向病人提出就诊的建议。

    5.推行DTP用药  DTP运用越来越广,药联体和医联体结合平台的介入可以加快药品生产企业和病人之间的沟通速度 ,加深医生对病人治疗的关注程度,提升DTP的推广和实践效果。

    6.实施网订店取、网订店送  药联体和医联体结合平台的介入,增加药品供给的品种品规,扩大配送范围 ,提升配送效率 ,并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医学服务。

    1234

    上篇:

    下篇:




  • XML地图